科技赋能!智慧工地助力项目智慧建造
2023年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再跨越、再翻番”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同步开启战略转型的第一年。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聚焦“大品牌建设年”主题主线,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重点加强智慧工地、智慧工厂等数字化场景应用,高质量推动全年任务目标的完成,接续奋斗推进“再跨越、再翻番”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诚信美誉幸福二十二冶新篇章。
智慧工地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重点加强智慧工地建设,综合运用BIM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和智能设备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聚焦工地施工现场管理,紧紧围绕人员、机械、物料、方法、环境等关键要素,建立信息智能采集、管理高效协同、数据科学分析、过程智慧预测的施工现场立体化信息网络,最终实现工地的智慧管理,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丰润区中医医院项目
北京天润公司丰润区中医医院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智慧技术、智慧设备应用到现场实际管理中,安装智慧工地模块19项,涉及安全、质量、人员管理等全方位管控。智慧工地安全管理系统采取“大数据+移动应用”的模式,通过隐患排查与治理、危险源管理、危大工程专项管控,实现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各生产要素的智能监控、预警报警。通过“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数据共享、模块整合、工作减负”,为项目提供核心业务深入管控,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提高了工地安全监管的精准度,提升管理效率,切实保证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绿色文明施工。
一公司数字中心
一公司通过公司层面的数字中心和项目层面的智慧指挥中心“双维度”搭建“智慧工地”,为项目高效建造赋能。数字中心通过采集机关各部门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初指标进行数据对比,形成部门数据联动,为重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智慧指挥中心通过对安全、技术、工程展开全方位监控,为项目建设提供“可视化”管理依据。与此同时,数字中心与智慧指挥中心形成联动,实时掌控项目运营情况,通过无人机、智能安全帽等设备,为机关多部门联合检查、查看现场施工状态、“指定点”检查等提供技术手段。
雄安容西1号混凝土搅拌站
雄安公司雄安容西1号混凝土搅拌站采用全封闭生产、集中除尘、清洁能源、地源热泵等国内先进设备及工艺,保证固废、废气、污水真正实现“零排放”。通过“六大系统”(抑尘系统、中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砂石分离系统、地源热泵系统、除尘系统),具备“ 六大亮点”(沥青烟气全分解、废水废料全回收、粉尘收集零排放、生产噪声全隔离、智能设备全节能、花园工厂零污染),形成了“封闭生产、先进储料、绿色零排、智能控制、超低能耗、全程质保”的绿色生产体系,既保证了大规模建设的原料供给,又为“绿色雄安”保驾护航。根据“1个平台(智慧建造平台)+2个系统(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系统、智慧运维管理系统)+N项技术(多项数字应用技术)”总体规划,创新采用“BIM+GIS+IOT”技术,引入无人值守、无纸化办公、可视化管理、智慧化运维等智能管控措施,打造了一座智能、绿色、高效的未来智慧工厂。
装配式生产车间
装配式公司不断强化智能建造能力,集成应用信息化、BIM、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组建中冶绿建装配式PC数字化智慧工厂智能管理系统,实现预制构件生产的可视化、数据化、流程化、规范化、协同化;全面推广构件三维软件BIM设计,实现从“设计端”到“生产端”的数据直送,按照构件安装进度和生产任务需求,结合工厂既有产能和生产节拍,实现对全部订单数据进行合理化分析,从原来排产9小时缩短到1.5小时,节省管理人员,大幅提升生产线的有效工作时间,模台利用率提升30%,平均每个项目可节约工期5-7天,保证了项目履约能力。此外,通过权限平台、业务平台、管控平台和移动端打造,可达到智能传递、智能共享、智能排产、智能统计、智能追踪,目前成功应用于多个工厂的40多个项目。
金结公司科创中心
金结公司科创中心以“数智融合”助力“科技建造”,努力搭建“智慧工地”。科创中心下设指挥中心、BIM中心和创新工作室。指挥中心通过制造模块和项目管理模块,实现从构件级到项目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项目的“项目概况”、“劳务管理”、“视频监控”、“进度模拟”、“智能巡检”等数据实时监测,遇到问题及时预警,为重大决策提供有力支撑;BIM中心通过搭建钢结构项目模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出错环节,迅速提取材料计划,减少工序流程,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产详图深化软件彻底实现工程数据的安全可控,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卡脖子问题。指挥中心与BIM中心的联动,紧紧围绕“核心装备”、“核心技术”、“核心系统”实时掌控项目运营情况,为实现智能化生产和打造“黑灯工厂”提供了“智”力支持。
颐合祥瑞康养中心项目
山东公司颐合祥瑞康养中心项目充分利用传感网络远程视频监控、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移动和固定宽带网络,打造“智慧工地”指挥系统,从组织管理、综合办公、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管控现场,项目设有Ai危险源自动识别预警、Ai远程监控系统、扬尘监测系统、能源管理的运用、智能烟感器、塔机人脸识别系统、吊钩可视化等。实现科技带动生产,生产发展科技的互补模式,极大地改善传统建设工地管理模式在安全、质量、绿色施工管控方面的缺陷,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解决建设工程中出现的“监管力度不强,监管手段落后” 等难题,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并荣获2022年度烟台市二星级智慧工地荣誉称号。
沧州兴业诚园项目
冶金公司沧州兴业诚园项目部加强顶层设计,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聚焦工程施工现场,紧紧围绕人员、安全、质量、设备、环境等关键要素,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设备等软硬件信息技术,与施工生产过程相融合,对工程质量、安全等生产过程以及商务、技术等管理过程加以改造,提高工地现场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同时,加大投入及相关宣传,搭建使建筑工程智慧化工地展示平台,引入实名制管理设备,让每个施工现场人员都依规登记,实现人证相符、身份确凿、信息真实。
杭州市不动产权项目
华东公司杭州市不动产权项目将智慧工地应用到日常管理和生产中,对项目“人、机、物、方、环”等关键要素进行统筹管理,以智慧建造提升项目管控能力、促进资源保障、进行数据赋能,进行“全过程”“全覆盖”“穿透式”的精细管理。通过项目现场各点位摄像机的实时抓拍,结合AI智能分析,对项目现场人员违规行为进行全天候监控;应用集成传感器的物联网监控设备,提高了现场特种作业机械、现场安全生产的管控水平;应用扬尘监测系统远程实时监管现场环境数据,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部署落实,从而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全面提升项目履约能力。
赤峰中唐特钢项目炼钢工程
金结公司在赤峰中唐特钢项目炼钢工程中高效运用数智融合和BIM技术,有效助推工程生产稳步进行。该项目钢结构总量约为50000吨,为确保履约,提升工程质量,公司数智研发小组精准定位“1条主线,4大阶段,14大核心应用”的BIM创新应用规划。其中“1条主线”为钢结构BIM应用主线,“4大阶段”为“轻量化模型设计、生产加工运输、现场管理、交付运维”,“14大核心应用”分别在四个阶段中进行体现。过程中涉及复杂节点参数化设计、排版软件自动下料、项目级平台技术交底、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扫描、放样机器人应用、VR技术等核心应用。该技术在项目的成功应用为项目大幅节约成本,创造经济效益。
中冶·尚和府项目
时代置业公司中冶·尚和府项目运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设置劳务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机械设备、BIM5D+智慧工地数据决策系统五大板块。项目人脸识别系统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住建局“实名制平台”实现联网,通过工地实名制系统,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实时统计汇总。在智慧工地平台上,结合塔机模型,实现塔吊运行状态的多方位监控;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调度、安全质量监控等环节进行信息即时采集、记录,满足现场多方协同需要,利用无人机和高清摄像头,对不同区域进行定时巡查,监控大屏幕同时显示工地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高清施工场景。
西安地铁项目
西北公司西安地铁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动智慧工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项目全过程采用BIM技术,通过虚拟建造、设计优化,有效节约了工期和材料成本。联合西安欧亚学院研发智能信息管理平台,有效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基础,提升了对地铁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定期对工程现场进行巡航拍摄,形成准确直观的地上工程进展形象。搭建了以数字项目平台为中心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集质量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劳务管理系统、物料管理系统、数字教育系统、BIM+技术管理系统、BIM+智慧工地决策系统8大管理模块为一体,实现了对工地“全角度、全方位、全覆盖”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
设计院BIM中心
设计院BIM中心结合集团科信部BIM平台,融合应用BIM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搭建唐山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智慧工地管控平台,通过BIM技术实现对项目多个角度,多种形式的展示,根据现场各种需求,满足对项目实时数据、人员信息进行管控和监测。通过BIM模型的建立,查找图纸问题,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常规错漏,精准发现一些在三维空间视角下才会暴露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机电管线综合深化、综合支架深化设计、复杂节点、空间净高检验分析、型钢混凝土深化、三维进度模拟等关键节点进行优化,实现设计成果的精准管控,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节约措施、材料、工期成本。
广州烟库项目
广东公司不断拓展BIM应用深度,深入推进BIM技术在广州烟库项目建设过程中在进度、安全和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赋能智慧工地建设。利用BIM+无人机建立拟真进度模型,对比分析进度偏差,优化材料堆场和人员分布,辅助现场进度管理;利用手机端应用程序,以BIM+AR技术创新交底方式,提高交底效率;在现场布设信息二维码,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及完整度,将BIM技术与AR技术相结合,利用模型与施工现场匹配验证,辅助日常巡检和验收工作;共计开展BIM应用点17个,为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并为后续智慧工地建设积累了经验。
涿州市供水管网工程
路桥公司涿州市供水管网工程施工范围广,项目通过BIM技术与工程实际结合,在设计、施工等阶段对项目信息进行协同管理,基于BIM管理方法,常规应用于项目设计优化、图纸问题梳理、进度管理、工程量计算、限额领料、CI标准化、施工场地布置、辅助方案论证、可视化交底、辅助工程验收等方面。通过“BIM+无人机、GIS、3D打印机、二维码”等集成应用,结合项目智慧工地平台,协同各部门进行管理统合,实现项目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有机联动,极大提高工程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